五十年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2020-09-30 17:55:41
  • 0
  • 0
  • 0

来源:李星 包丛笑:五十年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汕头大学学报》,2019年第12期

摘要:通过互联网发展五十年的历程,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梳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分析这些技术产生的背景和思路。为中国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产生重大突破提出创新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历史,创新环境

一、 概述

今年是ARPANET诞生50周年。ARPANET开创了计算机网络的时代,产生了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梳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分析这些技术产生的背景和思路。

互联网核心技术表现为互联网的体系结构。互联网体系结构包括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分层架构和具体的协议标准[1]。互联网分层模型又称之为“沙漏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网络层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是互联网的核心,简洁优雅。需要传输的数据由发送方拆成一定大小的数据报文(Datagram),每个数据报文均携带完整的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网络根据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把数据报文从源送到目的地。每一个数据报文都是独立传输的,网络不需要有中心控制,网络设备(路由器)根据分布式的路由算法把数据报文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期待最终送到目的地。网络并不保证传输的质量,所能做的仅仅是“尽力而为”。在多数情况下互联网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该协议能够保证所传输数据的正确性,实现数据报文丢失后的重新发送,保证传输过程中带宽使用的公平性。对于音频或视频这样对于数据丢失不敏感却对于延时敏感的应用,可以使用传输层的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网络层协议IP对于下层的通信线路要求是极小的,所以可以运行在任何通信线路上。传输层协议TCP或UDP对于上层提供通用的支持,因此可以开发任意应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是简洁优雅的,这种简洁优雅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使全世界超过30亿的网民可以访问各种信息资源和互相通信,还可以支持上百亿的物联网设备。人们不禁要问,这么简洁优雅的互联网体系结构,以及它所支持各种应用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和很多工程系统不同,互联网并没有设计蓝图,也不是个别天才人物想出来的,而是全世界千万名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实践中试错,演进而来的。回顾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互联网最重要的标准协议可以用图2来表示[2]。




其中:

   • NCP为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是50年前ARPANET最初使用的协议。

   • TCP/IP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1983年ARPANET开始使用的协议,也是目前互联网仍然使用的协议,是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核心。

   • DNS为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是网民访问网站的入口和信息资源的标识点。

   • HTTP为超链接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的核心协议。

   • BGP为边界路由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保证互联网在无中心控制情况下互联互通的核心技术。

   • HTTPS为安全的超链接传输协议(Secure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保证互联网传输信息的确定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 IPv6 为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海量的地址。

二、 战略需求的五十年代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958年美国总统Dwight David Eisenhower为应对此情况,发起成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以保证美国在技术和科学的领先地位。1959年,苏联军方Anatoly Kitov提出EASU和Red Book项目,试图利用军队的通信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虽然,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都是军方提出了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战略考虑,但最后只有美国产生了互联网。

三、 思想形成的六十年代

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Leonard Kleinrock发表了第一篇分组交换的论文[3]。

1962年,苏联的Viktor Glushkov提出OGAS项目,其目的是为苏联的计划经济建立全国范围的数据获取,计算机建模和指令性调度系统。ORGAS计划建立统一的计划经济信息系统和配套的国家计算机网络,包括1个国家计算中心,2百个地区计算中心和2万个基层计算中心[4]。由于传统的电话网也是类似的中心化分层拓扑结构,从需求上来看,不需要在网络技术上有革命性的创新。

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提出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信息块交换网络(Message Block Switching),该网络能在核攻击之后也能提供对核导弹的发射控制,以确保二次打击能力。Paul Baran的论文深入分析了中心化,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明确指出:任何中心化的网络都不具有抗毁能力,只有分布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才能够在核打击下生存 [5]。无中心但又能互联互通是传统电话网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必须在理念上和技术上有革命性的创新。

1965年,英格兰国家物理实验室的Donald Davies也提出分组交换的概念和术语(Packet Switching),其目标是振兴英国计算机行业和商业应用,其后实现了英国NPL的试验分组网络[6]。

1967年,美国的Lawrence G. Roberts参加ARPA,发表了"ARPANET"计划书,设计了第一代网络协议(NCP) [7]。

1969年,基于NCP协议,ARPANET的四个节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SRI),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运行成功,标志着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正式落地运行 [8]。

这十年的启示为:

(1) 任何技术的突破必须有战略背景和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重大需求。虽然苏联计算机网络有战略背景,但无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需求。

(2) 理论研究和原型实验系统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3) 必须形成国家项目,组织实施才能形成影响力,这是美国ARPANET的力量所在。

四、 技术交流和交锋的七十年代

网络控制协议(NCP)是七十年代最重要的网络技术,带来了ARPANET的成长壮大。

1972年,美国负责ARPANET的Robert Kahn在国际计算机通信大会(ICCC)上组织了一次非常成功的ARPANET演示,这是向公众首次公开展示这种新的网络技术 [9]。

1972年,法国Louis Pouzin 主持CYCLADES项目,其特色是第一次提出了由主机而不是网络保证数据传输的数据报文(Datagram)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互联网技术的核心,在当时非常激进,与传统概念完全违背。

1974年,美国Vinton Cerf和Robert Kahn提出了互联网的核心理念为“互联分组交换网络”,其短期目标是使包括ARPANET,国际卫星网络(SATnet)和移动扩频分组无线电网络(PRnet)的网络互联互通。Robert Kahn认为需要开发开放式架构网络模型,使任何网络都可以通过网关连接到另一个网络,没有中央的网络管理或控制,丢失的数据包将重新传送,不必对网络进行内部更改就可以连接到其他网络 [10]。

1974年,以美国ARPANET项目,英国NPL项目和法国CYCLADES项目成员为主,成了国际网络工作组(INWG),Vinton Cerf受邀担任该小组的主席。同年,INWG形成了两个主要提案,一个是以美国ARPANET为主的INWG39,另一个是以欧洲CYCLADES和NPL为主的INWG61 [11]。

1974年,IBM推出了一个名为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 (SNA)的分组交换网络。

1975年,INGW形成了统一美国方案和欧洲方案的INWG96,并正式提交给由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CCITT),但CCITT拒绝了无连接分组交换的方案。原因很简单,CCITT是由各国政府主导的标准化组织,其技术决策注定是保守的,是协调各国利益的结果,不可能采用创新性的技术。

1976年CCITT发布了自己的虚电路分组交换标准建议X.25。

1978年,美国在决定不参与INWG的工作后,独自创建了下一代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在TCP的开发过程中,Cerf和Kahn使用了CYCLADES的概念。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完整的数据传输和低延时的数据传输)Vinton Cerf, Danny Cohen 和Jon Postel 从TCP中分离了(Internet Protocol, IP),形成了互联网协议版本1至版本4,这就是目前使用互联网协议TCP/IP。值得指出的是,互联网最核心的Datagram的概念其实是法国人提出来的,但是通过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美国技术人员抛弃了原有的设计,果断地采用了更加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技术。同时,美国政府部门充足的经费,对于技术问题不干预政策和充分信任技术人员,保证了互联网技术的成功。

互联网早期的应用也是在这个十年诞生,如1972年电子邮件,1978年公告栏系统(BBS),1979年新闻组(Usenet)。互联网的危害性应用也在这个十年开始显现,如1978年的第一次垃圾邮件。

这十年的经验是:

(1) 进行国际化技术交流,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

(2) 勇于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哪怕这个技术并不是本国最先提出来的。

(3) 有充分的经费支持,并充分信任技术人员的决策。

(4) 政府组织一般不可能采用创新性的技术。

五、 互联网标准胜出的八十年代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和域名系统(DNS)是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是互联网最核心的技术。

198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Clark发表了端对端通信原理的文章,从理论上证明了互联网技术的先进性 [12]。

1983年,ARPANET完成从NCP到TCP/IP的转换。这一决策非常果断。由于TCP/IP简洁优雅的特性,并经过精心策划,转换的过程出人意料地顺利 [13]。

1983年,美国Paul Mockapetris发明了使用层次结构的域名系统(DNS)。DNS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极强的灵活性,使面向语义的寻址成为可能。但带来了域名服务器的“根”的管理和控制权的问题,也带来了由于语义产生的注册商标等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

1983年,Jon Postel创立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 (IANA),包括互联网地址,域名(根域名服务器)和协议编码的注册工作。

1983年,UNIX操作系统的BSD 4.2版本正式发布,集成了互联网的TCP/IP协议。这个操作系统具有宽松的授权,也几乎是免费的,可以认为是今天开放源码的先驱。如果没有UNIX的BSD系统,互联网也不可能取得今日的成功。

1985年,美国Richard Stallman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1989年发布了 GNU GPL。

1985年,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的成立。与任何其它的国际标注化组织,如政府主导的国际电联(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企业主导的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不同,IETF是工程师个人参与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TF的文化是:热情、聪明、外向;追求技术卓越;穿着随性;广交朋友。第一任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主席David Clark在1992年描述IETF的工作流程“开放的过程:让所有的声音都被听到;封闭的过程:取得进步;市场推进的过程:未来是商业化的;规模驱动的过程:未来是互联网的天下”。David Clark发布了著名的IETF宣言:“我们拒绝国王,拒绝总统,拒绝选举。我们相信的是粗略共识和可以运行的代码”。

1988年Van Jacobson发表论文,提出了TCP协议拥塞控制算法,并逐步集成到BSD系统中 [14]。

1988年称为“莫里斯蠕虫(作者Robert Tappan Morris)”的第一次互联网重大攻击发生,导致了大部分地区互联网的中断。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为了连接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采用TCP/IP协议建设了美国科学基金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 NSFNET)。该网络只允许大学和研究机构联网,同时逐步使全世界的学术网联网。九十年代初NSFNET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形成了“军转民”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的另一个特点是各种私有网络协议争相斗艳,包括:IBM公司的SNA协议,Novell公司的 IPX协议,Xerox公司的XNS协议,Apple公司的AppleTalk协议,DEC公司的DECNet协议和Banyan公司的 VINES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在对应公司支持的系统中得到应用。除了从总体上说没有TCP/IP协议简洁优雅外,最大的问题是无法互联互通。

为了统一网络协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作为具有国家标准机构正式代表的标准机构,声称它有权定义全球网络互联标准。因此产生了一场TCP/IP决对OSI的协议战争。包括美国政府的部分机构,如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都认为OSI是未来的方向。对比来看,TCP/IP模型非常简单,而OSI模型是更加“完美”。OSI模型在每一层重复性地包含寻址、流控和差错控制等等功能,其代价是协议非常复杂,性能低,产品成熟度低。经过一个大约持续了十年的争议时期后,市场采用了TCP/IP协议标准,从而OSI的努力逐渐消退 [15]。

这十年的经验是:

(1) 政府对于学术性网络的资助是互联网技术成功的关键,NSFNET是例证。

(2) 政府机构组织设计的网络一般都是复杂的,具有官僚特点,在竞争中没有生命力。

(3) 由技术人员形成的共同体具有极强的活力,是技术创新的基础,IETF的工作机制,继续使互联网TCP/IP简单优雅。

(4) 开放源码是技术创新能够快速推广的重要保证。

六、 商业化的九十年代

超链接传输协议(HTTP)和边界路由协议(BGP4)是九十年代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是互联网商业化和全球化的保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逐步形成标准。

1990年,英国人Tim Berners-Lee和比利时人Robert Cailliau在瑞士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设计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HTML(超级文本标记语言),由此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16]。

1990年美国John Perry Barlow和Mitch Kapor创立了电子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EFF)。

1991年,美国的Phil Zimmermann开发了PGP软件。PGP Pretty Good Privacy(PGP)是一种基于对称密码和非对称密码技术的加密程序,为数据通信提供加密 隐私和身份验证。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PGP是一个小众应用,但其引起的美国政府对加密算法出口的刑事调查,以及Phil Zimmermann利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言论自由”的应对,对于今天普遍使用加密算法的互联网协议(IPSEC,TLS,DNSSEC,rPKI)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1991年,芬兰Linus Torvalds发布了类UNIX的Linux操作系统。二十一世纪初在美国开源码发展实验室(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OSDL)与自由标准组织(Free Standards Group, FSG)联合,成立了Linux 基金会(Linux Foundation:LF)。

1993年,Eric Bina和Marc Andreesen开发出Mosaic浏览器。使互联网走出了象牙塔,成为全民使用的信息工具。次年,在欧盟委员会和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的支持下Tim Berners-Lee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万维网联盟(W3C)。

1994年,因为B类地址耗尽,引起全球路由表爆炸,发明了无分类地址技术(CIDR)和域间网关协议第4版(BGP4)。BGP4协议使所有的互联网主干网可以对等互联,使基于IP地址(不是用域名)的互联网成为无中心控制,国际化的网络。

1995年,商业界和政府均认识到由私营部门提供互联网服务是一个可行的和有商业前景的发展方向,导致NSFNET退役,由商业网络提供商取代。

1998年,IETF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标准IPv6。IETF在九十年代初就预见到互联网上最终会有更多的端点,超出了只有32位二进制所表达的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4)所能寻址的40亿个地址。为此,设计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ng),成为具有128位二进制所表达的互联网协议版本6(IPv6)。但是,IPv6的设计过于理想化,与IPv4并不兼容,带来了从IPv4到IPv6过渡的巨大困难。

1998年,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于2月编制了《互联网域名和地址技术管理改进提案》,即绿皮书,承诺推动域名系统 (DNS) 的管理私有化, 5月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互联网域名和地址的管理》,即白皮书。9月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在美国加州成立。

TCP/IP协议另一个竞争对手是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这是贝尔实验室研究的成果,并由国际电信联盟于1993年标准化。对照来看ATM技术是更加完美的,ATM采用面向连接的信源交换方式,可以提供固定低延时并满足各种服务质量的通信服务。但ATM需要更大的开销,同时大规模虚电路的建立在原理上和实现上均非常复杂。因此,TCP/IP战胜了追求完美的通信协议ATM。

这十年的启示为:

(1) “应用为王”,万维网的发明终于使互联网从象牙塔走向商业化,走向百姓的生活。

(2) 分布式的BGP4使商业化,国际化成为可能。

(3) “大道至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史就是简单优雅的TCP/IP战胜了复杂的OSI和ATM的历史。

七、 互联网普及的新千年

认证加密的超链接传输协议(HTTPS)协议是这个十年最重要的技术发展,能够保障互联网传输内容的安全性,不可否认性和保密性。

2000年,IETF发布基于TLS的 HTTPS协议。该方案由Netscape Communications于1994年为其Netscape Navigator Web浏览器创建的SSL协议演变而成。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200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发布了“四项原则”政策声明,其中规定互联网用户应该能够选择应用程序,访问自己选择的内容,连接自己选择的设备,并有权选择服务提供商。这是在“网络中立”的标语下正在进行的斗争的开幕式。

2005年, IETF发布新版的域名系统安全扩展(DNSSEC),能够为DNS客户端(解析器)提供DNS数据的原始身份验证,经过身份验证的拒绝存在和数据完整性,但不提供可用性或机密性。DNSSEC使DNS“根”的权利更加得到加强。

2005 年 6 月中旬,联合国 (United Nations:UN) 设立的互联网治理工作组 (Working Group on Internet Governance, WGIG) 号召美国放弃对互联网域名和号码的单边监督。

2006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提供了研究基金,资助研究未来15年后互联网的可能的替代方案,鼓励这些团体考虑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而不受当前互联网的限制。

2007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

2008年,美国谷歌公司推出安卓手机系统(Android)。

2008年,IETF发布了我国技术人员主导发明的IPv6源地址认证技术(Source Address Validation Architecture)。

2009年,比特币(Bitcoin)电子货币问世等等。

这十年的观察为:

(1) 要“未雨绸缪”,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提供经费和研究环境。

(2) 互联网的商业化,国际化带来了互联网治理的重大挑战。

八、 网络空间安全的一〇年代

增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和克服互联网协议的“骨化”是一〇年代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由于IPv4地址耗尽,大量网络地址转换设备NAT引起传输层协议停止演进,即“骨化”的现象。其解决方案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个是尽快向IPv6过渡,另一个是在允许NAT设备存在的条件下,演进传输层协议。

2010年,DNSSEC首次部署在根级别。

2010年,互联网用户超过20亿,其中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

2011年,IETF发布了我国技术人员主导发明的系列IPv4/IPv6无状态翻译过渡技术,使不兼容的IPv4协议和IPv6协议能够互联互通。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和谷歌公司的Andriod系统逐步全面支持IPv4/IPv6翻译过渡技术,使纯IPv6设备可以访问IPv4互联网。Linux等操作系统的纯IPv6服务器也可以被IPv4互联网上的用户访问。IPv4/IPv6无状态翻译过渡技术从原理和实践上解决了IPv6和IPv4的兼容性问题,是推进IPv6过渡,解决互联网协议“骨化”的重要进展。

2012年,IETF发布了资源公钥基础结构(rPKI),这是一种专用的公钥基础结构(PKI)框架,旨在保护互联网的路由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可信性。rPKI把信任锚链引入了路由系统,带来了互联网治理的重大问题。

2013年,美国Edward Snowden复制并泄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的高度机密信息,当时他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的员工和分包商。他披露了美国的全球监控计划,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眼联盟在电信公司和欧洲政府的合作下运行,引发了关于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讨论。为了应对这一事件,IETF决定在五到十年内,使互联网上绝大多数的数据传输采用HTTPS协议。这应合了电子前线基金会(EEF)的宣言“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每个WWW请求可以被默认为HTTPS”。

2014年,美国NTIA 宣布有意将 IANA 职能管理权移交给全球多利益相关方社群。

2017年,ICANN与美国政府订立的最后一份正式协议得到终止,IANA 职能管理移交得到完成。

2018年,IETF发布保证域名隐私的DoT协议和DoH协议。

2018年,HTTP 及 QUIC 工作小组正式将基于 QUIC 协议的 HTTP重命名为 HTTP/3 以为确立下一代规范做准备。该协议使用UDP协议的头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创造新的传输层协议,并与NAT设备兼容。从而为解决互联网协议“骨化”提供了一个思路。

这十年的观察为:

(1) 密码学已成为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基石。

(2) IPv6的发展是我国在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机遇。

九、 下一个十年的预测

互联网的研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崇尚一句名言,“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对于未来十年的思考为:

(1) 用户和社会的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

(2) 虽然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和标准已经有二十年了,但目前绝大多数的IPv6应用还是以IPv4的模式进行,因此应该创造出充分利用IPv6巨大地址空间的新的应用。

(3) 密码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大量使用需要公钥基础设施(PKI),造成了域名系统DENSSEC,路由系统rPKI和HTTPS都需要某些形式的信任锚链(Trust Anchor),因此需要创造出保证唯一性的,分权的,甚至完全分布式的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

(4) 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治理模型可能带来互联网的分裂风险。开放的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应该反映人类文明的最根本诉求,应该创造出新的网络技术以达到这一目的。未来的互联网,不应该是有限连通的“围墙花园”的集合。

十、 总结

互联网的发明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苏联、英国、法国,都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的发源地,如图3所示。




美国有避免核武器打击下地球毁灭的战略需求,有充足的经费,有对于具有逆反精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足够大的创新空间,有培育新兴商业模式的环境。

苏联有计划经济的重大战略,但中心式的拓扑不需要创新性的技术,同时没有足够的经费。

英国、法国和欧洲产生了CYCLADES,NPL,WWW和Linux等重要的技术创新,但缺乏研究经费和商业环境,因此创新性的技术也逐步转移到了美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网络技术需要革命性创新的年代,必须有打破传统观念的叛逆思维,具体表现为与传统概念决裂的数据报文。其治理模式是IAB,IETF的小团队工程师治理模式,崇尚叛逆和简单性的原则,可以用IETF的口号为代表,“我们拒绝国王,拒绝统统,拒绝选举,我们相信的是基本共识和可以运行的程序”。

二十一世纪以来是总趋势是互联网技术演进型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的时代,以域名系统的演进和万维网为代表。由于商业利益,社会管理,道德约束等问题的引入,小团队的工程师治理模式暴露出其弱点,从而演进出其多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但是开放互联网的关键词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原则,具体为:“技术是自愿采用而不能强制,自下而上的创新,功能互操作性,全球通用性和普遍性,放手由不同的团队处理不同层的技术,尽可能的竞争,需要时才进行合作”。

五十年的网络发展历程充分说明,网络是一个人类创造的复杂系统,是演进而来的,而不是先设计好蓝图,然后制造出来的。从互联网的历程来看,治理是必须的,否则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损害。但是,过度的治理又会影响技术创新。互联网协会(ISOC)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世界上任何政府的治理政策都不可能跟上的,因此必须为互联网留出技术创新空间。为演进型技术留出创新空间还比较容易做到,但为革命型技术留出创新空间对于治理政策是极大的挑战。我们认为:既要保证我国社会健康发展,又要使我国从互联网大国向互联网强国推进,必须要对互联网进行留有创新空间的有效治理。

作者介绍:李星,1956年4月出生,男,汉族,陕西,清华大学,博士,教授。包丛笑,1967年12月出生,女,汉族,上海,清华大学,硕士,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David D. Clark, Designing an Internet, The MIT Press,2018.
2. https://www.ietf.org/ .
3. Leonard Kleinrock, Information Flow in Large Communication Nets, MIT Ph.D. Thesis, 1961.
4. Benjamin Peters, How Not to Network a Nation: The Uneasy History of the Soviet Internet, The MIT Press,2016。
5. Paul Baran, 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RAND Corporation papers, 1962.
6. Donald Davies, Proposal for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Report,1965.
7. Lawrence G. Roberts,Multiple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computer Communications, SOSP '67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CM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 Principles, 1967.
8. https://www.internetsociety.org/internet/history-internet/brief-history-internet
9. Andrew L. Russel, OSI: The Internet that Wasn’t, IEEE Spectrum, Jul, 2013
10. Vinton Cerf, Robert Kahn, 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 IEEE Transaction on Communications, 1974.
11. Alexander McKenzie, INWG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e Internet: An Eyewitness Account,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Volume 33, Issue 1, January-March 2011.
12. David Clark, End-To-End Arguments in System Design,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ystems (TOCS), 1984.
13. Barry M. Leiner,Vinton G. Cerf,David D. Clark, Robert E. Kahn,Leonard Kleinrock,Daniel C. Lynch, Jon Postel,Larry G. Roberts,Stephen Wolf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Internet Society, 1997
14. Van Jacobson,Congestion Avoidance and Control, Proc. SIGCOMM '88, 1988.
15. Andrew L. Russell, Rough Consensus and Running Code’and the Internet-OSI Standards War,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2006
16. Tim Berners-Lee, A large hypertext database with typed links, CERN Internal Report, 1989.

英语摘要: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past 50 years
LI Xing BAO Congxiao
Abstract: Based on the 50 years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mbs various important technologies affecting Internet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ideas of these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hop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ployment of innovation environment for China's major breakthrough in Internet core technology.
Key words: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 history; innovation environment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